1. /
  2. 產品開發
  3. /
  4. 需求確定

需求確定

當人們紛紛參與幫助我們的烏克蘭兄弟保衛祖國時,有許多有用的技術想法可能帶來作戰價值,但重要的是要記住軍事行動中有一些獨特的方面需要考慮。

在軍事行動中,我們始終需要探索新技術(或舊技術的新用途),以獲得作戰優勢。正如我們在過去十年中,尤其是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的三年中所見,利用新技術/改造技術來獲取作戰優勢的情況呈指數級增長。

在烏克蘭國防技術領域,這轉化為對新技術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空中領域,重點是無人機和反無人機解決方案。無論是尋找探測或擊敗無人機的方法,還是增強烏克蘭無人機能力的方法,我們都在尋求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有些方案已被證明具有很高的價值,而有些則被證明是死路一條;但所有方案都發揮了作用。

在軍事能力發展領域,大多數民族國家都有正式的流程來確定需求,並尋求滿足這些需求的具體解決方案。遺憾的是,絕大多數此類流程都無法在持續衝突所需的時間範圍內產生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如同二戰時期各國為因應短期問題而尋求各種潛在解決方案一樣,我們必須採用一個需求框架,將關鍵需求放在首位,以便能夠在短時間內交付或放棄解決方案。

我認為 DTU 隊友在尋求解決方案時應該解決四個總體要求:交付時間、營運環境、大量生產和永續性。

交付時間

對於丹麥技術大學 (DTU) 來說,最關鍵的要求是時間。這並非一個固定的時間範圍,而是一個根據解決方案集的作戰環境而製定的不同需求的時間框架。它是步兵班所需的戰術解決方案,還是能夠在戰略層面帶來典範轉移的解決方案?例如,在考慮前線編隊的無人機探測需求時,這顯然是一個迫切的需求,任何潛在的解決方案集都應該能夠在數月甚至幾週內交付。如果考慮提供遠端重型貨物運輸的解決方案,那麼一年或更長時間或許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與大多數國防現代化/收購時間表相比,即使是更長的時間表也是非常快的,如下圖所示(這是「加速」國防部模型的模型)。

至關重要的是,特定功能的專案經理要花一些時間提前確定正確的時間範圍;並且,如果很明顯這項工作尚未準備好,那麼你必須願意終止這項工作——無論它有多麼有希望。

操作環境

作戰環境是指系統必須使用的條件。它既考慮傳統的軍事作戰環境因素,例如部隊類型、梯隊以及作戰條令或戰術、技術、程序 (TTP),也考慮實際的氣候/天氣環境。如果一個系統要為前線步兵或偵察部隊提供支援,那麼它必須在高溫(>50ºC)、低溫(<20ºC)、潮濕(雨、雨夾雪、雪)、乾燥(<20ºC)、潮濕(>80ºC)或刮風(風速和陣風範圍正常)的條件下正常工作,就像這些編隊中的士兵一樣。這些環境條件可能被視為限制,但儘管它們可能會限制選項,但它們確保所選選項具有作戰價值。設計一架性能強大的無人機,其電池僅在 20-30ºC 或無降水時工作,對士兵沒有任何幫助。 

解決方案不能給個人(無論是領導者還是執行者)增加過多的體力或認知負擔——戰鬥本身已經夠繁重的了。特定解決方案的「投資回報」或「附加價值」必須足夠顯著,使士兵不會將其視為負擔或價值有限的邊際改進,而是將其視為在任何條件下都能減輕戰鬥負擔(體力和精神)的某種東西。如果有局限性,必須理解這些局限性;如果將系統提供給某個部隊進行評估,該部隊的人員必須事先了解這些局限性,以便他們能夠進行初步評估,決定是否需要投入時間,並正確使用該系統,並在任何限制條件下衡量其價值。

看看下面兩個選項(目前都可以使用並且在某些地方使用),烏克蘭士兵會選擇哪一個?

大量生產

批量生產不僅指以工業化方式生產產品的能力,也指審視供應鏈,了解其可行性和對中斷的抵禦能力。雖然初始原型可能是客製化的,但必須儘早評估哪些組件或製造能力(如果有的話)會成為全面生產的限制因素。 

理想情況下,在製造初始原型的同時,應該編制一份清單,列出產品合理可靠的採購地點以及具體的製造需求。例如,雖然大疆系列無人機在衝突中廣泛使用,但在我們生產新型無人機時,應該考慮未來可能擁有更可靠供應鏈的歐洲或美國零件,這些零件可能能夠與北約或其他組織的技術標準標準化。

永續性

永續性在某些方面與大量生產以及與其他組織(例如北約或歐盟)實現標準化的願望有關。在初期,應該明確解決方案是一次性的、消耗性的還是耐用的。這三個類別並非包羅萬象,但有助於理解如何看待永續性。 

一次性物品就像一發子彈,預計只會使用一次。神風特攻隊無人機或許可以被視為一次性物品;它們不可重複使用,也沒有維修或更換零件的供應鏈。許多無人機可能被視為消耗品,因為它們的設計初衷是重複使用,或許帶有可更換和/或維修的子部件;但如果由於作戰行動而損失,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並非災難性的。

平衡相互競爭的需求

在我們思考解決方案,甚至在執行過程中,我們必須牢記這四個要素,並不斷重新評估它們的狀態。它們在許多方面都是動態的,隨著專案和計劃的推進,可能會做出調整——要么減慢,要么加快解決方案的進度。 

永續性方面可能存在一些權衡,允許更快地交付解決方案,儘管這可能會增加資源成本或降低產能。相反,我們可能會發現批量生產會延遲最終產品的交付,但客製化(手工)解決方案是滿足時間限制的唯一方法。

儘早且頻繁地進行原型設計,經常從子組件入手,並在整個專案過程中持續工作,可能是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尤其考慮到政府專案進度緊迫,且缺乏透過大規模模擬和建模進行測試和評估的資源,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原型,在最終交付我們想要交付的產品之前,發現並解決一些小問題。

在整個工作過程中,專案經理和團隊成員都需要留意這四個領域之間的關係,並勤勉工作,確保工作持續推進。其中的一個關鍵點是,當解決方案可能無法在必要的時間內滿足營運需求時,要有終止工作的意願。領導者和團隊成員必須避免對解決方案產生過度的情感依賴,並願意且能夠在解決方案不太可能成功時做出判斷。

還要記住的是,根據具體解決方案(例如電源管理、演算法、通訊協定等),可能必須考慮單獨的技術要素;但在開發解決方案時,我們絕不能忘記這四個核心原則。

我們能夠幫助烏克蘭合作夥伴的最佳方式是確保我們為他們提供的解決方案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滿足最低作戰要求,以便地面士兵能夠判斷其是否有用。烏克蘭國防技術計畫 (DTU) 支持數十個創新項目,以加強烏克蘭的國防。這些項目根據技術就緒等級 (TRL) 進行分類。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chnology_readiness_level)和志工參與。作為一個國際早期孵化器,300多名志工工程師、程式設計師、投資者、專案經理和其他盟友致力於烏克蘭的勝利。在網站上註冊,加入丹麥技術大學(DTU)的每週策略會議,並參與這些計畫。

關於作者

麥克史密斯 是一位退役美國陸軍軍官和公務員,擁有四十年全球服務經驗,擔任過各種作戰職務。作為 REMOUNT CONSULTING 的總裁,他目前為尋求加快國防部現代化步伐和規模的政府、商業和學術客戶提供支援。

您的訊息已成功發送!